知识丨强制执行,是怎么“强制”的?

   2024-03-19 391
核心提示:强制执行是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运用国家的强制力量,在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义务时,强制其履行义务,实现生效法律文书内容的一种诉讼活动。胜诉后,当事人应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至一审人民法院或被执行人财产所在地法院。

判决生效后,对方却拒不执行,这时就涉及到了“强制执行”。


什么是强制执行?如何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具体又是如何去强制执行的?今天来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


问:什么是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又称为民事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运用国家的强制力量,在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义务时,强制其履行义务,从而实现生效法律文书内容的一种诉讼活动。


问:胜诉后,如何申请强制执行?

首先,自己或者委托律师先了解对方的财产线索,然后起草《强制执行申请书》,提交至一审人民法院或者是同级的被执行人财产所在地法院。

人民法院会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如需要申请人补充材料,会一次性书面告知并要求在指定期限内补齐,材料通过后,人民法院会执行立案,将相关信息录入法院办案系统,公开执行案件信息。


问:强制执行有期限限制吗?

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两年。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最后一日起计算;分期履行的,按每期的最后一日分开计算;无履行期间的,按照法律文书的生效之日起计算。


法院执行也有期限,执行案件立案后,法院应当在六个月内采取执行措施,六个月内不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申请执行人可向上一级法院申请提级执行。


问:强制执行都有哪些执行措施?

立案后,法官会操作人民法院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名下财产进行全面查控,包括但不限于银行存款、网络银行账户、证券、股权、不动产、机动车辆、保险理财,然后根据查控结果分别处理:

  • 查询到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 排除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外被执行人的收入,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部分;

  •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 强制迁出房屋或强制退出土地;

  • 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热门文章

知法·懂法·用法

知法懂法得以守法用法,我们只有通过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遇到法律纠纷,才能积极寻求正确的法律途径解决,维护我们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法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