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的唐山烧烤打人事件中,很多人也曾有过疑惑,案中受害的女生看起来伤得那么重,怎么最后最高才定“轻伤二级”?今天带大家来看看!
注意,法律上的“轻伤”其实并不“轻”。
轻伤在生活层面和法律层面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生活中我们感觉到的轻伤,像一些皮外伤,在司法鉴定层面可能连轻微伤都达不到;而在法律层面,轻伤意味着身体结构受损或者功能障碍,可能会引起刑事责任处罚。
我国现行的伤情鉴定依据是2014年颁布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其中把受伤程度分为了三类五等,分别是:重伤一级、重伤二级、轻伤一级、轻伤二级和轻微伤。
轻伤是指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
损伤鉴定是有着非常严格和细致的规定的,单看以上轻伤的定义可能很难理解,我们来举几个例子:
头皮有创口,长度累计8cm以上才能达轻伤二级;
外伤性骨膜穿孔,6周不能自行愈合才能达轻伤二级;
肋骨骨折,2处以上才达轻伤二级……
大众对于司法轻伤标准的误判,有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误以为可以凭借肉体上的轻微损失交换现实价值,又比如知道“轻伤不轻”而铤而走险,触犯刑法……
那么,如果在打架斗殴中致人轻伤,会有什么法律后果?作为受害者,又该如何要求赔偿?
▇ 致人轻伤的法律后果
经鉴定构成轻伤以上的涉嫌故意伤害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即便没有构成刑事案件,受害人也可提起民事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 受害者如何要求赔偿
首先,如果被打,先报警。造成轻伤的,可以先通过公安机关调解处理,不予处罚,但需要打人者赔偿相应的损失,经调解不能达成一致的,处拘留或罚款;
其次,如对赔偿金额等无法经过调解达成一致,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
▇ 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致人身体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误工、护理、交通、住宿、住院期间伙食补助、必要的营养等费用;损伤达到伤残等级的,还需要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
分解来看,相关标准及要求的凭证可参考以下明细:
医疗费用部分
医疗费:需凭医疗票据或证明
后续医疗费:凭医疗机构证明
误工费:按自己的实际收入损失或当地平均职工工资收入赔偿,农村按平均可支配收入赔偿
护理费:按实际发生的护理费用赔偿,但费用需要合理
交通住宿费:以本人及必要的护理人员为治疗发生的交通、住宿费用
住院伙食补助费
营养费:参照医疗机构意见确定
伤残赔偿部分
伤残赔偿金:按当地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计算或农村纯收入,全残赔偿20年
伤残用具费:依实际发生费用
被抚养人生活费:受害人所负担的被抚养人,按平均消费性支出,未成年人抚养至18岁,老年人计算20年,没超过60岁1岁减少1年,75岁以上算5年。但每年总和不能超过平均消费性支出值。同样需要乘上伤残比例系数,并且需要扣除其他负担该抚养义务人的义务份额。